講義一

【修辭一】譬喻法

(一)  定義:一種「借彼喻此」的修辭法。在不同的事物之間找出「相似」之處,以

這個類似點為橋梁,藉「那」件事物來說明「這」件事物。

(二)  組成要素:

喻體

所要說明的事物。

喻依

用來說明喻體的事物。

喻詞

用來聯繫喻體和喻依的輔助詞。

常用喻詞:如、似、猶、像、好像、若、彷彿、是、為……等等。

(三)類型與例句

類型

喻體

喻詞

喻依

例句

明喻

喻詞為「像、如、若、好像、猶如、彷彿」等。

1.光陰似箭,歲月如梭。

2.關心如同一座橋梁。

3.我的熱情,好像一把火。

()

喻詞由「是、為、也」等繫辭代替。

繫辭

1.全家就是你家。(廣告詞)

2.村舍與樹林是這地盤上的棋子。

3.人為刀俎,我為魚肉。

略喻

省略「喻詞」。

Ó

1.女人心,海底針。

2.路遙知馬力,日久見人心。

3.蓮,花之君子者也。(周敦頤 愛蓮說)

借喻

只剩「喻依」。

Ó

Ó

1.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。

2.斬草不除根,春風吹又生。

3.撒了滿天的珍珠和一枚又大又亮的銀幣。(楊喚 夏夜)

 

【修辭二】排比法

(一)定義:用結構相似的句法,接二連三地表達同範圍、同性質的意念的修辭法。作用

     為增強語勢,深化情感,讓所要表達的意象更鮮明。

(二)例句:

1.你聽你的鳥鳴,他看他的日出,彼此都繪有等量的美的感受。宋晶宜 雅量

2.不必在春天勤生綠葉;不必在夏日獻出濃蔭。(張曉風

3.天下無難事,只怕有心人;天下無易事,只怕粗心人。(袁枚

 

【修辭三】類疊法

(一)定義:同一個字詞或句子,接二連三地反覆使用,使文章具有節奏感。

(二)類型與例句:

類型

說明

例句

疊字

同一字詞連接的使用。

1.形形色色,位為壯觀。洪醒夫 紙船印象

2.尋尋覓覓,冷冷清清,悽悽慘慘戚戚。李清照 聲聲慢

類字

同一字詞間隔的使用。

湖邊山上,青一塊,紫一塊,綠一塊。吳敬梓 王冕的少年時代

疊句

同一語句連續地重複使用。

來了!來了!從山坡上輕輕地爬下來了。(楊喚 夏夜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類句

同一語句間隔地重複使用。

大地,向我親切的招喚。田園,向我親切的招喚。人間,向我親切的招喚。王聿均 人生寄語

 

【文法】複詞

一、同義複詞:由意義相同的單詞組合成的複詞。

    例如:聆聽、遭遇、喜悅、奔跑、孤獨、藐小

二、雙聲複詞:字音的聲母相同。

    例如:崎嶇、琵琶、參差

疊韻複詞:字音的韻母相同。

    例如:逍遙、朦朧、蜻蜓

、偏義複詞:兩個意義相反或相關的單詞,其中一個單詞的意義淡化、消失,作用在於拉

   長音節,舒緩語氣。

   例如:1.怎麼毫無「動靜」   動(動與靜意義相反)。

          2.軍人保衛國家」   國(國與家意義相關)。

          3.緩急   急、存亡    亡、忘記   忘、恩怨    怨、窗戶    窗。

 

 

【小試身手Ⅰ】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班級   座號   姓名

(   )1.下列何者的修辭技巧,與「惡習如野草,要快割盡除」相同?

     (A)考前他一如往常,早早就寢,毫不緊張。

     (B)行事須謹慎,如自作聰明,必自食惡果。

     (C)知足如同天然的財富,讓人生豐碩。

     (D)苦苦等待之後,他終於如願以償了。

(   )2.下列各選項,何者所使用的修辭法與和其他三者不同

     (A)爸爸是我幼年的玩伴。

     (B)鬧鐘是都市裡的公雞。

     (C)窗戶是房間的眼睛。

     (D)椅子是騎不動的馬。

(   )3.下列句子何者運用了「類疊」的修辭法?

     (A)這些孩子真令人覺得:聰明得有點可惡。

     (B)寧可有光明的失敗,絕不要不榮譽的成功。

     (C)一旦把冰抽離,相信每個人的童年都會黯然失色。

     (D)結了一層又一層厚厚的繭,凍開了一道又一道深深的裂痕。

(   )4.「喜」和「悅」都是「高興」的意思,「喜悅」一詞就稱為「同義複詞」。下列「」

     中的詞語,何者不是同義複詞?

     (A)這個小孩的「遭遇」,實在令人同情。

     (B)你住的那小小的島,我難以「描繪」。

     (C)「窗戶」要擦乾淨,才不會有礙觀瞻。

     (D)對於過去種種的過錯,我深感「慚愧」。

(   )5.句子中有「像」、「如」、「是」、「彷彿」等字詞,有時是協助句子完成譬喻修辭,有

       時卻不是,請選出下列選項不屬於譬喻法的句子?

     (A)燙髮像戀愛,既期待又怕受傷害。

     (B)夜如布幕輕捶,森林又回復了寧靜。

     (C)因循怠惰,是一條綑住手腳的繩子。

     (D)休息了幾天,她彷彿年輕了許多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昭蓉老師 的頭像
    昭蓉老師

    昭蓉老師的窩

    昭蓉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